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雷波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闭关三载策远途

2024-01-31 17:05:3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吴洪亮


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还有什么比可以随心所欲的画画,更幸福的事情呢?然而,随心所欲的画画,在现实的世界里又谈何容易?雷波,我们北京画院曾经的书记、副院长,我们的心中兄长,毅然辞去职务,将夫人、孩子留在北京,回到他的家乡广西,开始了闭关三年的潜心创作,真是有些抛家舍业的气概!如今,雷波院长终于回来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他的首次个展:迹。这不仅是雷波交给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项目的一份答卷,更是他试图将中西艺术传统“食者化其身”的一次大胆实践。

 

这批作品是雷波艺术创作历程的变法之作。他从漓江画派时期对特定景致富有情感的描绘,走入历史文脉与现实人脉的双向把控之中。他将中国的石窟壁画、意大利的堪培拉技术建构于深刻理解当下百姓与挚友生活的细节之中。使我们看到画作里流淌出的雷波暖暖的烟火情谊与当下周遭的世间百态,但这并非是直抒胸臆式的尽情挥洒,而是将他扑捉到的,那些稍纵即逝的点滴瞬间凝固于画布之上。他通过如髹漆般禅修式的制作,不仅封印了此时此刻普通人的形象,而且锁住了一份份鲜活柔软的情感。据雷波讲,这其中有他的中学同学,有给他理了多年头发的老友,这种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生活映照,怎能不带给观者以触动。我所好奇的是这种直击眼前与心底的状态是如何达到的?其实,这三年我与雷波接触并不多。由于他辞去院内诸多职务,腾出位置给我这样的年轻人,回到广西进入了半隐居状态。但从他不多的几次参加院内的“一幅画的诞生”、“迎春画展”等活动的作品中,好像也能看到他的追求与艺术前行的端倪。他在试图以油画为舟驶向东方艺术的彼岸深处。从表面上他在深研敦煌、克孜尔石窟、山西的墓室中壁画的生成方式,在尝试意大利的堪培拉,也就是湿壁画如何与油画、丙烯的技术相融合,在实验中国古代的人物造型与独有的线条如何在他塑造的融合了麻布粗糙纤维的底子上自由的呈现。在这些技术问题的背后,其实他的野心是要通过自己的践行,不只是要解决20世纪以来追求的所谓“油画中国化”的问题,而是中国艺术如何世界化与当代化的问题。因此,他必须在懂得包括中国那些前文人系统的更广泛的传统,懂得如何建立一个人类共知并可以相互认同的艺术通路。这太难,甚至是前路漫漫,或许也非一代人可以完成。故而,雷波是不急的,他宁愿做一个奠基者,因此他才会以极大的耐心在长与宽的画布中,隐藏着那股有空间感以及格局的力量。在坚实的底子上,他才会运用冷静、敏锐且疏离的线条去刻画心中的历史感。

 

此处想挡开一笔。雷波这种以绘画做研究的方式,我也希望借助展览与观众分享,故而和雷波商量是否可以有一个区域把他近年来从对壁画、造像、甚至书法的研究乃至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如何将多者在作品中融汇,通过此展中的一个小单元加以呈现,让观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滋养,也使得我们更了解艺术家的思考与实践。此想法得到了雷波的首肯,真是非常感谢!因为很多艺术家是不愿透露他创作中的那些秘密的。

 

“迹”是行或止留下的印记。在这里我想不仅意味着雷波追求艺术几十年的过去,由于在前行中留下的印记是有方向的,所以“迹”同样是有未来感的。这个展览恐怕是激发雷波继续探索的鼓声,如同他用手指敲击画布时,发出的咚锵之响。真可谓“闭关三载,一展绝尘”。最后,祝愿雷波的艺术从此时起,可以放松下来,此后更加肆意驰骋,天地无垠!

 

​2021年10月19日于北京画院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雷波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